“满载而归”“来年更好”!3趟免费返乡专列同时从广东发出
更新时间:2025-01-24 18:39 浏览量:2784
“我给家里小孩带了广东的海鲜,因为大半天就到家了,很方便!”1月24日,3趟由广东省人社厅组织的返乡免费专列如期开出,来自贵州、重庆、广西的异地务工人员带着一年的收获以及与家人团聚的期盼,开心踏上返乡路途。
务工人员:这里有很多发展机会
早上8点半,广州南站内人来人往,准备乘坐D1808次返回毕节的贵州籍务工人员在出发大厅上,收到了来自人社部门提供的爱心礼包和新春祝福。“今年是我第一次乘坐返乡专列,非常开心”,在广州市番禺区工作的黄梅兴奋地介绍自己在广东的务工经历。“我到广州务工已经有七八年,收入要比在家里好上不少。”黄梅说,2021年她经老乡介绍到了目前的服饰公司工作,公司安排了师傅带她,而她的师傅恰好也是毕节纳雍人,这让她倍感亲切,学习也更加认真。
“我给家里小孩带了广东的海鲜,因为大半天就到家了,很方便!”黄梅说,现在广东与贵州的往来交通越来越便捷,“一点也不远”,她每年都会回家两三次,并带上小孩最喜欢的海鲜。“回到家,我会让更多贵州老乡前来广东这边工作!”
“满载而归”的还有“90后”杨员,在粤黔劳务协作的推动下,杨员专科毕业后便来到广州工作,至今已有六七年。工作期间,他还在广州医科大学进修拿到本科文凭,目前就职于广州医科大学医学实验室,“从2019年起,我开始从事科普工作,传播医学健康知识,多次外出学习提升能力,还跟着高校教授参加一些科研项目。这几年在广东工作生活越来越适应,这里不仅包容性很强,也有很多发展机会。”他表示,去年他成功考取了医师证,希望在来年事业更上一层楼。
劳务协作 让务工人员感受第二故乡的温暖
同样首次搭乘免费返乡专列的徐姣,通过参加广东与贵州的校企合作招聘活动顺利入职广州,后来她改投医疗行业。谈及成功转换赛道,她认为广州就业环境起到了很大的帮助。
“广州作为一座医疗资源丰富、创新氛围浓厚的城市,为我的职业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土壤。在这里,我不仅能够接触到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,还能够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专业人士共同成长。目前我从事销售岗位,希望能多在一线积累工作经验,过几年后想逐步转为管理岗人才。这次是我第一次乘坐返乡专列,感到很开心,返乡之路越来越便捷,衷心感谢政府的这一贴心举措,从组织报名、安排车次到现场工作人员的细心指引,每一个环节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。”徐姣说。
据介绍,广东与贵州的劳务协作由来已久,粤黔两地人社部门持续加强服务管理,建立求职招聘数据共享机制,通过做实“就业需求”“岗位供给”两个清单促进供求高效匹配,帮助贵州籍劳动力转移来粤就业和在粤稳岗就业。在两省人社部门的牵线搭桥下,一批又一批贵州老乡来到广东务工致富、追逐梦想。
包车专列 畅通返乡返岗渠道
据悉,在开往贵州毕节方向的专列出发之前,开往重庆西站、南宁东站的免费专列已经启程,载着重庆和广西的务工人员踏上归乡之旅。春节后,省人社部门还将组织开行返岗专列。通过组织专列免费接送务工人员平安回家过年、节后有序入粤,切实解决务工人员面临的“买票难、回家难、返岗难”等问题。
据不完全统计,全省各级人社部门结合务工人员返乡返岗需求和工作实际,共组织专列30趟、包车300班次,并示范引导有条件的企业、商会、协会等积极参与,增加更多包车和专列的数量,畅通返乡返岗渠道,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在粤务工者。
在做好“送回去”工作的同时,各级人社部门通过发布节日慰问信、组织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和关心关爱活动等方式,对“留下来”的务工人员加强关心关爱,积极做好在粤过节务工人员物质文化生活安排,指导企业加大在粤过节务工人员的食宿保障力度,通过发放过年礼包、开展文体活动等方式丰富物质文化生活,多措并举助力留粤务工人员过好节,营造平安、祥和的节日氛围。
文/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:何颖思
上一篇 : 3趟免费专列从广东发出,外省籍务工人员踏上返乡路
下一篇:3趟免费专列从广东发出 外省籍务工人员踏上返乡路